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电商 > 农村电商详情

产业扶贫痛点亟待破解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6日 【阅读次数:103次】 来源:农村电商网

 今年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主持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强调,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的主要手段。在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对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连日来,我们在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时发现,目前,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脱贫攻坚后半程扶贫成果的巩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扶贫产业难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

  我们注意到,为了使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各地都千方百计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但如何发展好扶贫产业?不少地方都面临着挑战。我们调研发现,由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短,在产业项目选择上往往偏向于短平快的项目。在西部某偏远地区,地方政府按照“一畦菜、一片园、一群禽、一架葡萄”的发展模式,所发展的产业“小、散、弱”,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力不足。这种按照“贫困线”标准设计的产业,难以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产业。

  贫困地区在地理、气候等自然禀赋的相似性,导致了相邻地区产业资源的同质化。西部某省基层扶贫干部告诉我们,当地最初规划发展菜花产业,但随着周边地区纷纷效仿,菜花价格大幅下降,一度降到5分钱一斤。加上地处偏远,运输成本高,没人愿意上门收购。另一个地区的扶贫干部坦言,为了避免走产业同质化路子,很多偏远地区选择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本身发展成本高,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市场对接,最终只能依靠帮扶单位员工出高价“消费扶贫”。

  在调研中,也不乏有可借鉴的产业扶贫经验。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美誉的新疆叶城县,近年来将优势核桃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按照“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将“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实现了核桃从青皮到壳到果仁全利用,农户既可以通过种植核桃实现增收,又可以就近到扶贫工厂就业,拓宽了农户增收和就业渠道。叶城县委副书记梁拥军介绍,叶城县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全县核桃面积达到58万亩,产值15亿元,核桃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1%,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地方政府要用“动态的眼光”理性客观地审视,在更大范围内用发展的眼光确定“主导产业”。下一步的产业扶贫,要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已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以全产业链的视角培育县(区)域主导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挥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拓宽贫困户增收和就业渠道。

  扶贫产业缺乏“主体”需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的扶贫干部说,产业扶贫难,就难在缺“主体”。这位干部所在的贫困村依托山林资源,将香菇作为当地脱贫主导产业,帮扶单位通过项目资金修建了121个香菇大棚。我们看到,一排排大棚已经初具规模,还有一些大棚在建设之中。但是问起这种需要技术含量的产业,这么大的规模是由谁带动时,被告知之前的业主由于经营不善撤走了,新业主正在洽谈之中。

  在中部某贫困县,当地有一家养牛企业,前些年经营状况不错,被评为养殖企业的“龙头”。近两年由于市场和自身经营问题,效益下滑很快,养殖场里不少牛栏处于空置状态。但在当地的产业扶贫规划中,这家企业要负责带动10户贫困户通过养牛脱贫。企业负责人很无奈,感叹“真是怕带不动啊!”

  在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得益于各个帮扶单位和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全力扶持,各种依托地方特色资源而形成的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这些特色产业已初具雏形,然而,很多地区的产业距离“自力更生”尚有不小的差距。

  西部某贫困地区基层扶贫干部告诉我们,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大部分有知识的、有文化的能人、青年都在外边或创业或就业,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群众。目前,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村纷纷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成立合作社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可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本身缺乏致富的能力,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就更难了。他所在的地区发展养鸡产业,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养殖成本高,即使有帮扶企业高于市场价订单收购(企业收购价为15元/斤,周边地区最高的才12元/斤),仍然入不敷出,难以形成造血能力。

  笔者注意到,很多地方已经在探索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打造一支“持久”的工作队,但对于如何进一步帮扶产业尚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思路。在现阶段,地方政府应从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深层次培育,而不应该是停留在表面,花拳绣腿地去搞模式。要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争取将更多产业环节前置到乡村;制定更科学的产业政策,对经营主体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吸引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培育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充实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而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经济基础。

  扶贫产业难在“带动”构建多元化长效增收机制

  目前,对于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来说,如何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是决胜脱贫的关键。对此,长期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西部某省扶贫干部建议,要在增加农民土地收入上做文章。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带动,很多贫困地区的群众都外出务工了,土地撂荒,农民拿着金饭碗却换不来收入。相应地,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经营主体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发展产业,土地资源有待盘活。

  “有些地方搞得好的,把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有800-1000元的收入,贫困户通过进园务工、入股资金分红获得收入,还在产业发展中培养了更多技能。我们这儿的一个村,以每亩地1000多元流转给一个企业种植猕猴桃,村集体给农民每亩800元流转费,余下的钱用于村庄公益事业。农民在园区打工,每个月可以收入2000余元,还掌握了猕猴桃的管理技术。”该干部说。

  在现阶段推动扶贫产业发展,要构建多元化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我们在甘肃省广河县调研中了解到,该地区结合县情实际,把发展旱作农业作为培育普惠群众的基础性增收产业;旱作农业实现群覆盖后,通过大力推广粮改饲,进一步提升群众增收空间;有了丰富的优质饲草资源,又做大做强牛羊产业,农民群众得以均衡发展稳定增收。广河县围绕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提高产业扶贫规模化、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减贫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份红”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扶贫路子,达到了“富民”和“强县”的双重效果。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如何调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成为愈加重要的工作。山东寿光一位长期在西部支持产业发展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政府为贫困群众建起了种植大棚,聘请了技术人员,但是很多贫困户的积极性并不高,即使进入大棚也是懒散应付混工资,存在“怕辛苦”“等靠要”等情形。

  对于此类具有产业发展能力但缺少发展内生动力的少数典型,很多地方通过在村里建立道德评议机制来进行相应的约束和惩戒。陕西的一些地区建立了“红黑榜”“红榜”晾晒季度变化最大贫困户、脱贫明星等典型事迹;“黑榜”曝光思想转变不大、脱贫成效不明显的个别群众,以鞭策和激励脱困户早日脱贫。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