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交通大发展 支撑经济大赶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8日       来源:      阅读:475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之后,湖南永州人民沐浴着党和国家一次又一次大办交通的东风,艰苦努力,奋发赶超,前赴后继,代代相承,永州交通从建国之初的“拓荒”,到改革开放之后的“驰骋”,再到新世纪的“跨越”, 将城乡一道道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险阻天堑变成了奔向小康的幸福之路,奏响了一曲创业图强的音乐华章,谱写了一曲推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的精美诗篇。

    永州地处湖南西南部、五岭山脉北麓,是全国唯一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的地区,高云贵高原不远,还属长江三角带,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7万,辖两区(冷水滩、零陵)9县(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永、江华、宁远、蓝山、新田)2个管理区(金洞管理区、回龙圩管理区)。这里,美丽、富饶,山青、水秀,宜人、宜业。这里有冬不冷夏不热的气温和丰富的降水,有品味独特的农副产品,有独具特色的电力和矿产资源,有令人留连忘返的旅游景点,有底蕴深厚而又独一无二的湖湘文化。这里发展潜力巨大,赶超前景广阔,湘桂、洛湛两条铁路并穿南北,泉南、二广、厦蓉、永贺四条高速交汇互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立体化、现代化“大交通”建设,更把湖南南部这颗璀璨的明珠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风生水起的大发展新格局:按照“四化两型”、“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上项目打基础,抓承接拓对接,惠民生保稳定,转作风促落实,经济建设快速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后发赶超执着强劲。2013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产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161.75亿元、100.38亿元、1074.34亿元,分别增长9.5%、15.8%、33.8%。

    永州市是湖南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面向广州、深圳、珠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建材基地和牲猪等肉食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等沿海发达地区输出了大米、蔬菜、水果、牲猪、水泥、木材、矿产品…… 独特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决定了永州需要较强的运输能力,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永州的交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吃亏较大。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的高速公路,到2003年12月26日,才有一条106.7公里的衡枣高速公路小范围穿越祁阳、冷水滩、零陵等一县两区,永州才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基于永州交通状况与区位优势发挥的不相匹配,永州交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制约,永州近几届党委、政府领导决定痛下决心,大力发展交通网络建设,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永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原省委张春贤书记曾经任过国家交通部部长、市委黄天锡书记曾经在国家交通部挂职的良机,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大力发展永州交通事业,永州迎来了交通领域的大发展。2006年,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交通工作,并决定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前期启动资金,并担保贷款5000万元,支持出省跨境公路建设。同时,还明确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专抓交通工作。一场围绕中心城市为核心,突出推进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北承南接,东出西进”的大交通建设热潮,如同一支巨笔在潇湘大地上酣畅淋漓地挥写起来。一张集公路、铁路、机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改变了永州交通的落后面貌。“十一五”期间,永州交通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大跨越。完成建设投资250亿元。建成了邵永高速,开工建设厦蓉高速、永蓝高速和道贺高速,一个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快进快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呼之欲出。新嘉公路、冷东公路、省道323道县至永安关3条出省跨境公路建成通车,永连公路加铺改造提质完工。6个出省跨境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市内干线公路网络日趋完善。完成干线公路改造297公里,完成通乡公路改造1451公里、通畅工程11565公里、通达公路3228公里,新增45个乡镇和66个办事处通水泥路(沥青路),新增3097个行政村通水泥路。至2010年底,境内已通车高速公路179公里(其中衡枣高速107公里、邵永高速72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068公里,农村公路27472公里,高等级航道150公里。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达到100%,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由2005年末的73%、23%分别上升到99.98%、83.4%。全市交通格局焕然一新,境内快速通行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二级以上客运站2个,乡镇汽车客运站57个,方便了群众出行。运输车辆迅猛增长,道路运输繁荣兴旺。五年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4.2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76亿人公里,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19.3%和21%;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2.5亿吨,货物周转量460亿吨公里,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27%和34%。全市拥有货运经营车辆39882辆,客运车辆3904辆,客运线路1043条。拥有各类船舶1546艘,船舶总吨位4.7万吨,载重吨位3.9万吨,客位16549个。运力保持较快增长,满足了全社会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初步建立了道路运输安全应急保障机制,有效保证了国家重点物资、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春运及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的旅客运输。

    “十二五”期间,永州的高速公路完成投资81.7亿元,开通道路贺、二广和厦蓉高速永州段,建成通车里程达309公里,加上已经开通的泉南高速永州段,累计通车总里程达到488.4公里,形成以冷水滩区和零陵区为中心,纵贯南北、覆盖全市、连接周边省市的高等级公路网,覆盖全市90%以上的人口,通过连接线和二级公路相连将连接全市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厦蓉高速公路是福建厦门至四川成都在湖南境内重要的一段,永州境内主线全长114.39公里,起于永州市蓝山县土市乡洞头村的永蓝高速互通,由东向西纵穿永州辖内的蓝山县、宁远县和道县三个县20个乡镇、133个行政村,终于道县与广西接界的永安关。总投资为50.1亿元。道贺高速公路湖南段起于永州道县城南,顺接厦蓉高速互通,永州境内主线路全长50.652公里。向南于岑江渡跨永明河,沿G207东侧南下,跨G207后,沿G207西侧布线,经白路塘、达头山、李家坝于黄家跨S325,路线继续沿G207布设,经大盘铺、桥头铺西,于大窑岭与洛湛铁路相交,经鱼古坝、桃子山于横山岭跨县道X080,经石盘坝水库、龙母致,于黄甲岭跨X079,经河家岭、新村至省界李家塘接贺州。总投资为25.886亿元。市区到广州仅400多公里。到桂林仅200多公里,是内地直达两广(广东、广西)、两南(海南、大西南)、两区(香港、澳门)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华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具有明显的双幅射功能。铁路洛湛线、湘桂线在永州境内成“十”字交汇,湘桂铁路复线快速通道扩能改造顺利完工,成为连接京广线经永州通往东盟的铁路大动脉,动车组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将永州推进到高铁时代。洛湛铁路益永段复线电气化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完成规划研究。贵永郴赣铁路、桂永郴赣铁路已列入省“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完成规划研究和路线走向选定,正在争取进入国家规划。“十二五”期间,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投资27.18亿元,建成通车202公里,累计通车里程达2519公里;农村公路完成14.8亿元,建成通车里程2462.4公里,累计通车里程15517公里,通畅率达93.5%。正在争取衡阳经永州至道县、邵阳新宁至冷水滩、江永至恭城和郴州桂阳至永州宁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700公里以上,在永州境内形成“井”字型铁路运输骨架,同时境内还相继布局了“五纵八横八连线”及“村村通”的路网结构和干线公路改造及农村通畅工程项目。届时南下广州只需2—3小时,西出北部湾仅需4小时车程。永州零陵机场已开通长沙、昆明、深圳、北京航线。经长沙中转当天可达全国各大城市。市区距湖南长沙黄花国际机场300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约200公里,汽车3小时均可直达。开工建设湘江永州段千吨级航道150公里和祁阳、冷水滩、零陵三个千吨级港口;境内湘江北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达珠江水系,通航里程达555公里。

    现代交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交通,串联起千家万户,关乎着国计民生;俨然一个窗口,展现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交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力的象征。“交通建设是关乎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永州发展条件的保障性工程。”原永州市委书记黄天锡说,“加快交通建设是永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永州市交通规划图上面,代表规划中线路的虚线,经建设者的汗水浇灌,正一分一分地连接成粗壮的红色实线。纵横交错的红线,就象一条条跑道,将托起潇湘大地上的经济腾飞。“十一五”交通大发展推动了永州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基础设施投入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76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2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实现了翻番。财政收入达53.5亿元,年均增长21.7%,是2005年的2.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总和达到2223亿元,年均增长41%,是“十五”时期的4.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2.4亿元,年均增长16.4%,是2005年的2.4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十一五”期间,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外出及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全市旅游总收入达48亿元,比2005年的14.5亿元增长3.3倍。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由2005年的0.86辆,增加到5.7辆。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37.61平方米增加到43.5平方米,提高5.89平方米。固定电话56.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2.1万户,互联网用户11.5万户。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2.31,增加16.95亿度。详细如下,到2010年全市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1.89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81.68亿元,增长49.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50.21,增长1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5. 7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第二产业投资348.1亿元,增长38.5%,其中工业投资307.47亿元,增长30.6%;第三产业投资377.81亿元,增长47.1%。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优势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70个、比上年增加289个,完成投资620亿元、增长40%。全年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649个,新增241个,完成投资402.8亿元,增长74.9%;亿元以上项目 79个,完成投资98.28亿元,增长8.3%;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投资19.32亿元,增长23.9%。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0.5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78.63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97.83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5.7:34.0:40.3调整为24.8:36.3:38.9。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地方财政收入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全年地方税收收入20.29亿元,增长30.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幅排全省第三。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4.8亿元,增长23.5%。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开发工业园区面积37.5平方公里,在建和已建的标准厂房143万平方米。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1元,增长12.0%。其中,工资性收入10664元,增长11.4%;经营性净收入2156元,增长19.4%;转移性收入2257元,增长12.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61元,增长15%。其中,工资性收入1615元,增长18.1%;家庭经营纯收入3060元,增长12.6%;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386元,增长22.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945元,增长13.8%。2010年省委省政府下达为民办实事工作28项目标,全面完成任务,18项超额完成。其中,新建通村公路1756公里,完成计划的117.1%。

    “十二五”末期,永州交通的大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大提速。“完成3-5年的交通建设项目,仅公路交通这一块,就至少需要上亿立方米的土石方总量,桥梁建设累计长约几十公里,相当于以往一个县区一年的公路建设里程。”永州市交通局分管基本建设的负责人如此介绍。“十二五”规划末期,通过2-3年的决战,公路交通将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据估算,这将直接拉动全市GDP增长30亿元,直接贡献率为10%;拉动相关行业的产品累计将达到3亿元,同时,为社会提供约5万个直接就业机会,8万个间接就业机会。2013年永州市经济总量再上台阶。2013年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4.34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城镇单位完成投资748.37亿元、增长31.0%,非农户投资完成236.0亿元、增长62.2%,房地产投资完成89.97亿元、增长4.5%。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1.75亿元、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9.7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47.29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464.76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951元,同比增长8.3%。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3.0:38.8:38.2调整为21.5:38.5:40.0,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41.6%、51.8%。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0.38亿元、增长15.8%,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0.01亿元、增长17.7%;上划中央税收23.98亿元、增长10.6%;上划省级税收6.39亿元、增长15.3%。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39.73亿元、增长19.8%,非税收入30.28亿元、增长15.1%。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52.94亿元、增长15.0%。

    永州交通大发展带动了招商引资的大突破。永州的区位优势在湖南,乃中国中南地区都要特别明显;资源丰富,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文化底蕴深厚……因了永州交通的大发展而特征更加明显,优势更加突出,对外商的吸引力更强,永州正日益成为高科技发展的高地,境外资本注入的“洼地”,逐步成为湖南乃至中南地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至“十一五”期间五年全市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内联引资583亿元,分别为“十五”的4.5倍和4.8倍。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央企对接,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0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7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09%。其中,进口总额1490 万美元,增长47.64%;出口总额10247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55.08 %。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414万美元,同比增长79.8%,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6.2%。蓝山县、祁阳县被评为全省外贸基地县。全市“走出去”企业达到9家,对外投资908万美元。通过“永州(广州)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上海世博“永州城市日”“永州招商推介会”、“第五届中博会”、“永州走进东盟推介会”和“永州(台湾)活动周”等大型招商活动,共签约项目130个,其中外资项目39个,内资项目91个。全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内联引资165亿元,同比增长27%,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10年度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先进单位。2013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0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13个。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2家、总数达到62家,进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实际利用外资62513万美元,增长15.3%。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增长55.2%。出口总额4.1亿美元、增长54.7%,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03亿美元、增长60.6%,农产品出口0.45亿美元、增长18.8%。进口0.4亿美元、增长60.3%,其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分别增长62.5%、80.8%。排名全国水泥行业前两位的海螺集团、华新水泥先后落户永州,投资分别达到15亿和5亿元以上。生产世界著名运动鞋PUMA(彪马)品牌的台湾钻石集团2006年落户蓝山,其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有10多家制鞋配套企业落户,用工规模将突破l万人,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亿美元。江苏天地龙集团投资17个亿,在冷水滩区建设永州铜业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产值将达到160亿元。华源光伏将投资25亿元,在冷水滩建设年产300兆瓦太阳能硅片项目,加上配套项目建设,可形成200亿元的产值。2013年4月市委陈文浩书记亲自引进了康都制药项目,总投资4亿元,预计实现后税收1亿元,目前进展顺利,估计年全面建成投产。市委办引进的台湾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3.7亿元,规划打造成世界一流的LED绿色照明产业及微电子科技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58.7亿元,带动税收4.8亿元;永州市经信委引进签约上市公司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到零陵石岩头、大庆坪开发风力发电,总投资12.4亿元,引进国药集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建设希尔生物制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这些骨干项目的引进,将为永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强大动力。

    “十二五”后两年至“十三五”期间,永州交通重点投资规划为1367亿元,重点抓好衡阳到永州高速公路永州段、洛湛铁路永段复线电气化改造、湘桂铁路新建高溪市镇至永州站线路等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将湘桂运河、贵永郴赣铁路、桂永郴赣铁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抓好宁远至郴州桂东、冷水滩经东安至新宁、江永经桂林恭城至阳朔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冷水滩、零陵、祁阳千吨级码头项目,完成永州机场迁建,形成“井”字形铁路网,建成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北五县区半小时经济圈、南六县一小时经济圈、中心城区至南六县一小时半经济圈,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全面发展,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更安全便捷、更经济高效、更绿色环保、更文明和谐的现代交通将惠及全市人民,为实现永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交通保障。
 

   [永州市经信委交通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