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兵出席湖南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来源: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会员      阅读:183次

6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三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周海兵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恢清,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贺修铭,省工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志坚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于金旺主持发布会。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周海兵

各位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首先,我代表省发改委,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史,也是一部改天换地的经济建设史。湖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湖南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舍生忘死,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不懈努力下,一代代三湘儿女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建设发展,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内陆封闭到创新开放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下面,我从6个方面给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上下通过苦干实干、拼搏奋斗,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活力,全省经济呈现良好来势、走势和态势。经济总量不断跨越。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到2008年全省经济总量跨过1万亿元,我们用了59年的时间。但是近十年来,我们连续实现三次“升级跳”,2012年增加到2万亿元,2016年突破3万亿元,2020年突破4万亿元,基本上每隔4年就迈上一个万亿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67.3:12.3:20.4调整优化为2020年的10.2:38.1:51.7。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3亿斤,是1949年的4.7倍。建立起门类齐全、实力较强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成为万亿产业,千亿级产业达到13个。电子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6万亿元,是1952年的382倍。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52年4.07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008.7亿元,年均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978年14.1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032.7亿元,年均增长12.6%。

二是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增长动能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我们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多年努力,全省创新能力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转变。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从1978年,省政府专门拨款2000多万用于恢复全省科技事业,到去年,全省财政科技拨款达到234.2亿元,增长了1171倍。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升,去年达到了2.08%,较2012年提升0.78个百分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标志性创新成果世界领先。去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3.7万件、7.9万件,较2012年分别增长3.8倍和3.4倍。引领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86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8%。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岳麓山大科城、马栏山文创园等集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地方发展的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三是坚持以协调发展为重点,推动城乡区域面貌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我们不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交通方面,从1994年第一条高速公路长永公路建成通车,到如今通车里程近7000公里,增长近158倍,已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从1949年的950公里增长至5630公里,其中高铁运营近2000公里,基本形成省内2小时高铁经济圈,长沙至周边省会及深圳2至3小时,至北京、上海、成都4至5小时的高铁出行圈。能源方面,电力装机从1949年的1.53万千瓦增长到近5000万千瓦,祁韶直流、浩吉铁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气化湖南工程”覆盖12个市州、72个县市区。水利方面,莽山、毛俊等大型水利工程陆续开工,洞庭湖重要堤防加固等重大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实现全覆盖。信息化方面,100%的城镇和行政村实现光纤网络通达,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布局。新型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7.9%提高到2020年的57.2%。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6.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6%。区域协调水平大幅提升。长株潭一体化加快推进,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1.7%,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构筑成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岳阳获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湘西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韶山至井冈山红色铁路开通运营。

四是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改善。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把美丽湖南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天更蓝了。去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均值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7%,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6%。水更清了。连续实施三个湘江保护与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在洞庭湖部署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都在按时序推进整改。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去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3.3%,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46.4%。地更绿了。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96%,较1949年提升28.8个百分点。成立了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3个,湿地保护率达75.77%,位居全国前列。

五是坚持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推动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们始终将改革开放作为中心工作高位推进,让湖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加速融入世界。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不安全的、落后的、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基本出清;通过“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一件事一次办”成为全国政务服务知名品牌;通过国企国资改革,国企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规模也越来越大,资产总额突破了3.5万亿元;通过农业农村改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充分激发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在这些关键领域改革的带动下,省内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去年底,“四上”企业达到4.63万家,比2012年增加了1.63万家。以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省对外贸易迎来发展春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6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706.71亿美元,年均增长15.6%。构建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四小时内可抵达东亚、东南亚、南亚等重要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国际经贸“朋友圈”拓展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城市达100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获批,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机大会等开放平台永久落户湖南。

六是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让全省人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省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69.4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板。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战略成果。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仅用39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54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是全国首个确诊病例千例以上清零的省份。全省已连续15个月未发生新的本土感染病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2020年的41698元,增长12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43元增加到2020年的16585元,增长116倍。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显著提升,197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290元,农村居民仅为140元;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6796元,农村居民达到14974元,分别是1978年的92.4倍和107倍。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由1952年的1600辆增长至956.6万辆。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全省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的239个增加到2020年的5.61万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累计建成芙蓉学校70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公共图书馆从1949年的1个到目前的140个。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近年来,我们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和平安湖南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人民群众营造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平安环境。

回顾过去,我们深切体会到,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湖南发展质量更高、发展速度更快、实现了跨越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的结果。

展望未来,我们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特别是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视察,对湖南作出了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指示,给我们极大鼓舞和激励。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进行了全面部署,旗帜鲜明提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并作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总牵引。为进一步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地落实,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打造“三个高地”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其中,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提出重点抓好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八大工程”。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提出重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七大计划”。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提出重点开展国企国资改革、对接大战略提升大平台等“九大行动”。

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湖南日报记者: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是总书记为湖南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说明湖南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已经具备了基础和优势,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以及下阶段打造高地的主要举措。

李志坚(省工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湖南工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建设制造强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制造业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6.9%提高到43.9%,制造业领域形成消费品、材料、装备等3个万亿级行业,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等13个千亿级产业,培育想成千亿企业3家、百亿企业29家、十亿级企业238家。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新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痛下决心去产能,冶金、有色、石化、建材等产业经历阵痛后实现凤凰涅,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扬优势锻长板,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围第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工程机械产业的企业资产、收入、利润总额居全国第一,全球工程机械50强湖南占4席,全国5强湖南占3席,建筑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市场份额世界第一。轨道交通装备拥有国内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电力机车市场份额世界第一。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国家重点型号的产品装配率达到90%以上。电子信息领域“两芯一生态”成为国内重要发展路径。先进材料在细分领域部分产品打破国际垄断。三是技术人才等方面形成新支撑。湖南获批创新型省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重点实验室19家,拥有两院院士院士79名、长江学者118人。“十三五”以来,攻克IGBT、北斗导航、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激光清洗设备等“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200余项。

下阶段,我们将践行“三高四新”战略,聚焦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推进“八大工程”,加快建设“3+3+2”产业集群,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推动“工业五基”发展,组织参与国家“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贡献湖南力量。二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三是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做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个转企,小升规”,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局面。四是不断强化平台支撑。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全国性试点示范平台。推动“五好”园区建设,加快形成“3+3+2”领域的集群品牌。建设制造业技术创新平台,梯度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聚合服务资源,打造服务品牌。提升产业合作平台,把世界计算大会、长沙工程机械展等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五是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围绕构建“3+3+2”先进制造业体系,科学编制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系列行业规划、重点领域规划。在全国率先开展制造业立法工作,尽快出台《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促进条例》。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方面出台一批支撑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政策措施。六是突出项目支撑。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重点领域,谋划推进一批立足长远、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夯实打造高地基础,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湖南经视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足新发展阶段,请问省科技厅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贺修铭(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当前,我省正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要锻造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做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自主可控。今年,省科技厅着力锻长板、补短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服务高质量发展。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梳理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建立技术需求清单,对照清单持续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二是创新项目组织形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今年,我们重点实施了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开展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着力突破我省优势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为培育壮大“3+3+2”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建立“卡脖子”技术人才需求目录,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抢占创新人才制高点。

二、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一是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比例,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感知与传感、新材料与储能、深海资源、智能制造、生物种业、人口健康、重金属治理、防灾减灾等10项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着力实现从0到1的重大科学突破。二是依托我省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布局一批基础研究平台,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三是实施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揭榜制”,加强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的支持,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发展方向。

三、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一是实施科技型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即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0个左右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支持100家左右创新型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每年新增高企1000家以上,评价入库中小型企业超万家。二是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能,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建好用好我省现有的“两山两区三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我省优势的生物种业领域为核心,建设湘江实验室,积极培育国家实验室。

新华网记者:湖南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具备哪些优势和条件?未来将主要采取哪些举措?

陈恢清(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湖南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我认为具备了“四大优势”。一是战略定位优势。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作出“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的定位。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殷切期望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随后,省委全会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为全省开放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湖南招商引资“黄金十条”、外贸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打造中非地方经贸合作新高地等政策举措相继出台、精准实施,为开放崛起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开放基础优势。“十三五”期间,湖南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开放型经济实现追赶式跨越发展。全省已形成3个万亿产业、15个千亿产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进出口年均增速21.7%、居全国第1。招商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78家,国际经贸朋友圈拓展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平台通道优势。湖南自贸试验区成功获批,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建成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6个国家级园区、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4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3个国家一类口岸、18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开放平台内陆地区领先。4小时航空经济圈加快构建,国际定期全货机航线达11条,中欧班列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四是营商环境优势。聚焦“降成本”“优服务”,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推进“供需对接、进出双提”行动,“办好两件大事,优化四大体系,实施九大对接行动”,即:高质量建好湖南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优化平台、服务、通道、人才等四大体系;精准实施重大开放战略、产业链供应链、开放主体、国外市场、新业态新模式、贸易方式、开放平台、外联通道、市县差异化等九大对接行动,奋力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商务力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