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帮扶 > 企业帮扶详情

吉首市:安居乐业奔小康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6日 【阅读次数:98次】 来源:湖南省政府扶贫办

“镇里有新家,做事有钱赚,儿子有学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8月28日,在吉首市河溪镇易地扶贫搬迁百里安置点惹巴妹织品“扶贫车间”办公室,向志红笑着与记者交谈。她丈夫已去世,她与公公婆婆和儿子离开穷山窝,搬进了百里安置点一套面积100平方米的新房。这里一幢幢房子白墙黛瓦、整齐排列,水电网络等设施齐全,绿化亮化安保齐备,向志红当上了“扶贫车间”的管理人员,儿子在附近学校读书,一家人其乐融融。

    脱贫攻坚中,吉首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来抓,让贫困群众搬新家、就新业,过上美好新生活。从2016年以来,该市已建成15个集中安置点,安置贫困群众1966户7900人,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时,通过建好配套设施、开办“扶贫车间”等,把安置点建成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山里人进城 

    “以前来城里,走路40分钟,还要坐车一小时、坐船半小时。”在吉首经开区安置点,74岁的龙自生穿着白衬衫、灰色西装裤,腰上系一根棕色皮带,一头银丝往后梳,一副“老干部”派头。

    龙自生一家过去住在吉首市原社塘坡乡龙牙村,那里山崖陡峭,房子是用木头加上泥土垒砌而成,里面破旧潮湿,外面茅草丛生。两年前搬到吉首经开区安置点,住进了75平方米的新房,有卧室、客厅、厕所、阳台,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置办齐全,儿子龙祖进也在园区找到了工作。

    龙自生热情地带记者来到他儿子龙祖进工作的车间。龙祖进正在制作一双黑色女士冬靴,踩拉链、压里布、合缝,一丝不苟。“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主要是离家近,能照顾家人。”龙祖进说,父母年纪大了有些小病痛,需要人照顾。

    龙自生说,搬进安置点,自己身体好多了。安置点建在城里,生活方便。小区也建得很漂亮,干净整洁,绿化、亮化搞得好,还有健身器材。他经常出门散散步、玩玩健身器材,有时还去逛逛超市,生活舒坦,心情舒畅。    

    工作来敲门

    在吉首经开区安置点湘西心艺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设立的“扶贫车间”,40多人在学习服装制作。“学习合格可就业,计件领工资。”安置点党支部书记符明说,这里已有119户131人在“扶贫车间”与园区企业实现就近就业。

    搬迁户陈富贵自2009年从深圳打工回乡,有近9年没有工作,家里收入主要靠丈夫在外打零工。现在,她已在“扶贫车间”工作2个多月,主要制作舞台演出服,一个月能拿1500元左右。

    去年秋天,安置点146户居民的165名适龄孩子进入附近的幼儿园、中小学上学,吉首市政府为此专门开通了2辆大巴车,每天免费接送。陈富贵从家里出来去上班及送2个儿子上车去读书,都只要几分钟。陈富贵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轻松惬意,记者见到她时,她面色红润,脸上带着笑。

    “要安居,更要搞好就业。”8月28日上午11时许,吉首市就业局副局长罗齐超拿着一叠资料,满头大汗从楼梯跑下来,他刚给吉首经开区安置点12栋5楼的住户推荐工作,爬上爬下走了七八户,一起来的还有吉首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

    罗齐超说,半个月前,他们进行了一次摸底,这里还有26户没有就业,这次是特意过来找有就业意向的贫困家庭,一户户推荐工作。    

    旅游促脱贫

    在吉首市矮寨镇坪朗村安置点,依山而建的房子青墙黛瓦、飞檐翘角,独具苗族风味。沥青路面,花坛小景,干净整洁,生机勃勃。

    罗家友一家于去年农历二月初四搬进了这里的新家。“我家搬来后,继续得到政府帮扶。我入股了一家生产腊肉、豆腐等旅游产品的合作社,一年有4000元分红。还在附近流转了1亩多土地,建了一个‘草莓体验园’。”

    坪朗村党支部负责人介绍,他们把来自不同村寨的搬迁群众纳入村里统一管理、同等对待,安排他们到坪朗豆腐加工厂、农家乐等处做工。同时,根据村里旅游业发展需要,组织搬迁群众学习旅游、果蔬种植技术以及传统苗绣、苗饰生产技艺等,让他们尽快掌握一技之长。

    罗家友的妻子龙梅花就在村里合作社制作旅游产品苗绣、苗帕,他们的一双儿女在广东务工,一家人生活不愁。

    吉首市扶贫部门的同志介绍,市委、市政府正借助德夯风景名胜区等景区景点,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并对部分搬迁群众进行培训,安排他们参加旅游服务,实现稳定脱贫,尽快奔向小康。(文/李孟河 通讯员 张黎明 杨睿)



附 件: